家庭訪視全攻略—家訪是什麼?要注意什麼?

打算爭取監護權但不知道社工訪視該怎麼準備?別擔心,我們這裡有完整的攻略,從準備工作到訪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,都幫你整理得一清二楚,讓你在面對社工時充滿自信!
目錄
一、什麼是家庭訪視?
如果你在爭取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,法官除了依照《民法》第1055-1條第一項(註1)的各項要素判斷外,還會特別參考社工的訪視報告,因此,面對社工訪視時的表現非常關鍵。
法官通常會安排社工進行家訪,了解雙方父母的狀況是否符合子女的最佳利益。這些報告會被法官作為重要參考,來決定監護權歸屬。
二、社工訪視的流程
法院會通知社會福利機構或相關團體安排社工進行訪視。父母需配合社工安排的時間,並保持溝通順暢,不要隨意更改訪視時間。於社工訪視後將會作成訪視報告並回報法院,父母於收到法院通知後可以到法院閱卷,並對訪視報告內容表示意見。

三、社工家庭訪視前該做的準備
- 積極配合:收到通知後,注意接聽陌生來電,並配合社工安排訪視時間。
- 良好的生活環境:確保家中環境乾淨、安全、整齊。將子女的學習用品、玩具等物品整齊擺放。
- 服儀整潔:訪視當天,保持自己和子女,以及在場親友的服裝儀容整潔。
- 親職能力展示:準備好展示自己對子女照顧和教育的能力,包括日常生活安排、教育規劃等。
三、社工訪視時常見的問題與評估事項
社工訪視時會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:
- 家裡環境
- 是否乾淨整潔
- 住家周圍的環境,如學區、醫療機構等
- 父母的健康與生活狀況
- 父母的健康狀況及有無不良嗜好(如抽菸、喝酒)
- 經濟狀況與就業歷史,工作是否彈性有餘裕照顧子女
- 社會支持與資源
- 親屬支持情況,是否有人能幫忙照顧孩子
- 父母的工作、經濟能力及居住情況
- 親子互動
- 家人與孩子的互動是否自然、積極
- 平常如何照顧與教導孩子
- 教育與未來規劃
- 孩子未來的教育安排,讀書、補習、才藝班等
- 如何應對親子衝突
- 父母爭取擔任親權人之意願及動機
- 向社工表達為什麼會想擔任親權人,說明孩子同住將會得到更好的照顧等
- 父母的態度
- 是否有攻擊對方的言論
- 未來會怎麼安排孩子與另一方的會面
- 雙方間分擔扶養費用之情況
四、訪視報告的重要性
社工在完成家庭訪視後會提交報告給法院,通常也會於結論建議應由何人擔任主要照顧者,這份報告對於監護權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。如果你認為報告內容有誤,可以提出異議並提供補充說明。
五、結語
爭取子女監護權是一個考驗耐心與智慧的過程,社工訪視是其中的重要環節。只要提前做好準備,真誠面對訪視,相信你一定能為爭取子女的最佳利益奠定堅實的基礎!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面對社工訪視時更加自信,成功爭取到子女的監護權。如果有任何疑問或需要更多建議,歡迎隨時聯繫加入我們的官方LINE免費諮詢。
六、常見問答(FAQs)
- 社工訪視會多長時間?
通常會花1到2小時,但實際時間可能根據情況有所不同。
- 我該怎麼回答社工的問題?
保持真誠,具體說明你的情況,避免攻擊另一方。
- 能邀請其他人參加訪視嗎?
可以邀請家人參加,但最好提前告知社工並取得同意。
- 如果訪視報告對我不利怎麼辦?
你可以提出異議並提供補充證據來反駁報告內容。
- 社工訪視前我能做哪些準備?
整理環境、確保家中安全舒適、準備好回答可能的問題。
註解
- 註1:民法第1055-1條第1項
「法院為為前條裁判時,應依子女之最佳利益,審酌一切情狀,尤應注意下列事項:
一、子女之年齡、性別、人數及健康情形。
二、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。
三、父母之年齡、職業、品行、健康情形、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。
四、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。
五、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。
六、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。
七、各族群之傳統習俗、文化及價值觀。」